氙燈老化測試箱是材料耐候性測試核心設備,燈管作為光源核心,壽命通常 1500-3000 小時,長期使用會出現輻照衰減、光譜偏移,影響測試精度。及時規范更換并校準,是保障設備性能的關鍵,以下梳理全流程技術要點。

一、更換判斷與前期準備
燈管需更換的核心信號包括:累計使用時長接近設備標定壽命,輻照計檢測 UVA<34.5W/m2 或 UVB<0.71W/m2,燈管局部發黑、閃爍、發光不均,或光譜儀顯示紫外線占比降超 8%,出現任一情況需立即更換。前期準備需做好安全防護,操作人員需戴耐高溫手套、護目鏡,禁止徒手觸碰燈管玻璃;提前備齊適配氙燈燈管(3000W/4200W,需匹配設備型號)、內六角扳手、無塵布、異丙醇、經校準的輻照計及專用汞回收箱。操作前必須切斷設備總電源,等待燈管冷卻至室溫(至少 30 分鐘,風冷設備需待風機停轉 15 分鐘后)。
二、燈管更換核心操作
舊燈管拆卸時,先打開輻照室門或頂部蓋板,用內六角扳手擰下燈管兩端固定支架螺絲并取下支架,捏住燈管兩端陶瓷接口(禁止觸碰玻璃面)水平抽出,立即放入專用回收箱,再用蘸取異丙醇的無塵布清潔設備內燈管插座金屬觸點,去除氧化層與灰塵。新燈管安裝前,先用異丙醇與無塵布擦拭兩端陶瓷接口去除保護油膜,水平插入插座確保卡緊,裝回固定支架后擰螺絲(扭矩控制在 0.5-0.8N?m,避免壓碎燈管或支架松動)。安裝后接通電源,開啟 “燈管預熱" 模式 10-15 分鐘,觀察燈管是否穩定發光、無閃爍發黑,若不亮則斷電檢查接口或更換備用燈管。

三、更換后校準驗證與維護
校準前將輻照計傳感器固定在樣品架中心,確保探頭與燈管光線垂直且無遮擋(傳感器需在計量有效期內),開啟設備設置常用輻照檔位(如 UVA 34.5W/m2),運行 30 分鐘待強度穩定后按 ISO 105-B02 標準校準。手動校準需進入 “輻照校準" 界面,讀取實際值,偏差超 ±0.5W/m2 時每次調整功率不超過 5%,調整后等待 10 分鐘再檢測直至達標;自動校準需將輻照計連設備接口,選擇 “自動校準" 功能,完成后保存參數并記錄臺賬(含時間、人員、數值變化)。校準后還需檢測樣品架 “四角 + 中心"5 個點位,確保相鄰點強度偏差≤±10%,偏差過大需檢查燈管安裝、濾光片清潔或傳感器位置。
后續維護需嚴守安全 “三禁止":禁止未冷卻拆卸、禁止用腐蝕性溶劑清潔、禁止使用非適配燈管。日常每 100 小時檢測一次輻照強度,每月用無塵布清潔燈管表面與濾光片(風冷設備重點清理散熱通道),每季度檢查插座觸點氧化情況并及時打磨;建立燈管使用臺賬,記錄更換時間、累計時長與校準數據,結合設備壽命預警實現預防性更換。若更換后仍無法達標,需排查鎮流器功率或濾光片老化,及時聯系廠家維修。規范操作可保障數據精準,降低 70% 故障停機率,為材料耐候性評估提供支撐。